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配资炒股门户网站国盛金控重组之事已获证监会受理。重组合并后,公司股权架构将更加简化。
因吸收合并子公司国盛证券并更名一事,国盛金控近期股价连续涨停。国盛金控在公告中称,“本次吸收合并不会对公司经营和合并报表当期损益产生实质性影响,不会对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资产、负债状况产生重大影响。”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却有助于公司简化股权架构,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管理效率。
国盛金控公告重组事项
去年四季度以来,监管层多次鼓励和提倡券商合并重组做优做强,比如去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就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今年3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明确提出力争通过5年左右时间,“推动形成10家左右优质头部机构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做优做强”。
在监管层鼓励和推动下,券商合并重组的公告明显增多,且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既有传统的券商“大吞小”,也有复杂如国泰君安吸收海通证券这样规模创纪录、跨市场的并购案例。如今,最新的案例就是国盛金控吸收合并国盛证券之事,其是近期券商合并重组的又一种新形势,即上市母公司吸收合并非上市的券商子公司。
12月12日,国盛金控发布公告称,经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决定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本次吸收合并生效后,国盛证券的独立法人资格将注销,公司将更名为“国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鉴于国盛证券为国盛金控的全资子公司,本次吸收合并不会对公司经营和合并报表产生实质性影响,不会对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资产、负债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目前,中国证监会已依法受理国盛金控吸收合并国盛证券事项的行政许可申请。
Wind显示,国盛金控2023年营收18.7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2998.41万元。今年前三季度,国盛金控业绩得到大幅改善,前三季度录得归母净利润8311.8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4.4%。其中,子公司国盛证券是公司的主要业绩来源。2023年,国盛证券实现营收18.1亿元、净利润2.2亿元,其它子公司如国盛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国盛期货、江信基金去年皆出现亏损。
也因此,国盛金控通过合并国盛证券并更名,显然有助于减小股权层级、改善管理效率、提升品牌知名度,并为后续融资以及补充券商资本铺平道路。对于国盛金控合并国盛证券之事,二级市场投资者也表达了看多态度,在公告发布前后,即12月10日至13日,股价连续4天涨停。
合并后管理效率有望得到提升
国盛资管、国盛期货是国盛证券的直接子公司,同时还是上市公司国盛金控的间接控股子公司。因此,一旦国盛金控完成对国盛证券合并并更名,则国盛资管和国盛期货将会成为上市公司“国盛证券”的直接子公司,整体股权层级得以简化,管理效率将得到有效提升。
不过,此次合并也意味着公司的人事架构方面会有所调整,比如在总经理人选方面就面临选择。国盛金控现任总经理是陆箴侃,而国盛证券总经理是徐丽峰。公开信息显示,陆箴侃曾担任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财务管理部副部长、江西交投财务管理部部长等职位。2022年江西高速公路投资集团成为国盛金控大股东后,陆箴侃同时任国盛金控的董事长。而徐丽峰2017年以来担任国盛证券总裁,业务和管理经验都较丰富。
此外,国盛证券旗下的江信基金也有人事调整情况。今年5月,江信基金的首席信息官和四位副总经理同时离职。对此,有投资者提出“江信基金资产总额很多年没有进步,是否会引进专业管理团队,并且在未来做大做强、扩大管理规模?”国盛金控方面回复,国盛证券将继续支持江信基金“根据行业和自身实际情况独立自主经营发展”。
Wind显示,江信基金的规模在行业内排在尾部,近些年规模增速缓慢,剔除货币基金后的最新总规模是20.7亿元。目前,基金的产品以债基为主,股票型基金、混合权益型基金、指数型基金方面还存空白。
东方证券吸收合并投行子公司
纵览近两年券商整合事宜,上市母公司吸收合并非上市子公司正成为越来越多券商的考虑。在国盛金控吸收国盛证券之前,由于IPO和再融资数量减少,券商IPO跟投资金压力增大,以往一些券商通过专业化子公司负责投行业务的模式,已被券商董事会和管理层重新审视。
今年9月,东方证券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东方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就获得监管核准,并换发新的《业务许可证》,未来东方证券承销保荐将解散。最新进展是,深交所在今年11月正式终止了东方证券承销保荐的会员资格。吸收合并完成后,未来东方证券承销保荐的业务、资产和客户将由上市母公司东方证券承接。
从经营角度出发,虽然以子公司形式开展业务有利于提升独立性和灵活度,但同时也因存在管理层级较多问题而潜藏了一些风控和合规“死角”,对此,东方证券承销保荐就有过教训。
今年10月,证监会作出对东方证券承销保荐的处罚,称其存在项目质控与内核人员混同、现场核查与内核把关不严、信息披露不规范等内控问题,要求东方证券承销保荐深入排查并彻底整改,严肃处理责任人员,并向上海证监局提交详尽的书面整改报告。
上市母公司与券商子公司关系有待厘清
除已公告实施吸收合并的国盛金控,还有一些券商仍是A股上市母公司的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其中就包括华创云信与华创证券、东方财富与东方财富证券、华鑫股份与华鑫证券、国投资本与国投证券、湘财股份与湘财证券、哈投股份与江海证券、锦龙股份与中山证券等。面对这样的股权架构,在综合考虑母子公司业绩表现和发展战略后,不同企业作出了不同的选择。
以华鑫股份与华鑫证券为例。2023年,华鑫股份实现营收20.1亿元、归母净利润4亿元,而华鑫证券同期实现营收18.3亿元、归母净利润4.1亿元,这表明华鑫证券是上市公司华鑫股份主要业绩来源。相比之下,华鑫股份其他几家子公司去年的净利润总额不超过亿元。为推动华鑫证券的发展,华鑫股份曾于2022年发布定增方案,计划募资40亿元投入于华鑫证券的“两融”和自营业务,但在2023年8月,华鑫股份终止了定增。
对于华鑫股份和华鑫证券的关系,投资者给予较多关注,比如在今年10月28日,有投资人向华鑫股份建议“公司重组后已经是100%的证券行业,强烈要求公司更名华鑫证券!……上市公司的名字已经严重影响了公司的价值体现,强烈要求更名!”对于投资人的提议,华鑫股份董秘部门回复“公司暂无更名计划”。
与华鑫股份不同,锦龙股份试图剥离和转让券商子公司。今年11月底,锦龙股份公告计划转让所持的中山证券全部12.06亿股股份,并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预挂牌以征寻潜在受让方。锦龙股份此举旨在加大资金回笼规模,并加快推进公司的业务转型。受中山证券等子公司业绩不佳的影响,锦龙股份近几年业绩承压,继2021-2023年连续亏损后,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仍未盈利,继续亏损9596万元。
湘财股份是湘财证券2020年“借壳上市”,形成了如今“上市公司-券商子公司”的股权架构。目前湘财证券是湘财股份的主要子公司和业绩来源,湘财股份持有湘财证券的股权比例达到99.75%。对此,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时不时有投资者提问“为啥不更名叫湘财证券了?更名后在资本市场亮出了湘财证券的品牌,打了广告”。
湘财证券2024年上半年营收7.25亿元、同比下滑12%,净利润1.67亿元、同比下滑约5%。湘财证券曾因理财产品代销业务引发过诉讼和处罚,譬如在今年12月,湘财股份就发布公告称,子公司湘财证券因早年代销云南信托的信托产品发生兑付风险,卷入信托投资者对其诉讼中,并收到上交所的监管工作函。
附表 采用“上市公司-控股券商子公司”架构的公司基本面表现情况(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Wind
(文中提及个股仅作举例分析,不作投资建议。)